貴陽婚慶
聯系方式
聯系人:蔣先生
電話:0851-682533
郵箱:szpharmawell@msn.com
中國婚紗企業為何不關注國內市場 |
編輯:貴陽愛都婚慶策劃服務有限公司 時間:2012/04/11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中國婚紗企業為何不關注國內市場 |
進入九月,頻頻收到親朋好友的結婚請柬。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,每對新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禮隆重、浪漫。準備結婚的新人在籌備婚禮階段,難免要購買一些婚慶用品。除了必不可少的結婚對戒,結婚時需要的服裝也是重頭戲。
幾年前,筆者在北京、上海、蘇州、廣州等地的婚紗批發市場實地考察后,發現大多數婚紗制作粗糙,有的面料猶如蚊帳。而款式上,流行趨勢很少有所反映,一些特別的款式與其說是婚紗,不如說是舞臺上的表演服裝。而價格,也沒有那么令人滿意,比出廠價高出不少。但是這些婚紗源源不斷地流向了全國各地的婚紗影樓、工作室。據統計,在中國的婚紗、禮服銷售領域中,批量生產的企業60%以上的婚紗產品都流向了婚紗攝影機構,大部分最終進入了租賃環節。
不過隨著婚紗禮服市場的發展,近幾年在蘇州、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出現了不少專門婚紗制作店,價格從幾百元至幾千元、幾萬元不等。隨著經濟條件和消費審美的提高,中國婚紗禮服的市場似乎出現了新的變化,婚紗定制逐漸成為一種潮流。
說到婚紗定制,我們又不得不提到國外的婚紗定制,在國外一套婚紗前后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時間準備。因為是量身定制,新娘需要多次試穿,更重要的是參加婚禮的伴娘以及女性親屬如媽媽、姐妹等也需要穿著與新娘搭配的禮服。因為有這樣的習俗,一般一個人結婚差不多要帶動五六位女士一起定制禮服,這樣在國外婚紗定制利潤還是很觀的。
但是國內與之相比,新娘能花近萬元在設計工作室定制婚紗已經算是奢侈了,如果還要讓伴娘、媽媽、姐妹的禮服也要系列化,那對普通人來說壓力太大了。前不久,一位準備結婚的朋友就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一家設計工作室定制了一套婚紗,花費了8000多元,她認為結婚一輩子就一次,一定要舍得投入,當然也要在個人經濟能力范圍之外。而另外一個朋友則在北京一家影樓租了一套婚紗,花費不到幾百元,她也很想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婚紗,但是考慮到價格因素所以就放棄了當初的想法。
而據一份國內婚紗市場的調查顯示,婚紗的擁有方式當中,選擇購買的人群超過了選擇租用的。在中國,婚紗對于女性的號召力已經顯而易見。
但是,縱觀國內的婚紗市場,不難發現,世界品牌鳳毛麟角很難找到蹤跡,國內婚紗品牌似乎也很低調,難道就沒有叫得響的婚紗品牌嗎?
當然有,名瑞、蔡美月等都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婚紗品牌,但是由于其可圈可點的價格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。想要擁有品質優良、設計獨特的婚紗只能花費大價錢嗎?國內的婚紗企業都在忙什么呢?
咱們國內的服裝企業大部分都是以出口為主,沒有自己的品牌,只有過得硬的產品。例如,2006年中國出口到西班牙的婚紗總量占西班牙婚紗市場的20%,不過較2005年的33%下降了13%的市場份額,而同期西班牙的婚紗行業卻是快速增長,至2007年年底,西班牙以生產婚慶服裝為主業的企業達822家,從業員1.45萬人。另外,西班牙2007年婚慶服裝出口額為4.16億歐元,歐盟是該國婚慶服裝主要出口市場,占其出口總額的近3/4。
僅從這一個現象來看,中國在西班牙婚紗市場的出口優勢在逐年遞減,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。那么中國婚紗企業為什么不來關注國內市場呢?
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,雖然每個婚禮的消費不能與美國、日本、西班牙等國家的消費水平相比,可漸漸提高的婚紗意識和每年大概1000萬個婚禮的次數,也是非常大的市場份額。
如此說來,中國婚紗企業真應該警覺起來,不能只是OEM,至少要ODM或者一步到位OBM推出婚紗品牌。機會應該是有的,至少在面料、做工、設計、價格等方面下足工夫,那樣新娘們也不用再租借不合身的婚紗,還在上面提心吊膽地別別針,也不用擔心這一身行頭是甜蜜的負擔了。 |
上一條:婚紗攝影做網站存在常見五大弊端 | 下一條:桂由美發婚紗新品 中國風引領亞婚潮 |